制作一部企业宣传片的步骤与流程

商业广告和宣传片不同于电影电视,离不开甲乙双方的紧密配合。电影电视剧的来源是好的剧本,好的故事。广告宣传片的来源是甲方提供的信息,理念,期待,以及甲方本身所具有的企业实力,文化等内涵特质。就好比一盘好菜,甲方是负责提供食材的,乙方是负责加工的厨师,离了哪个都不行。

那么,从前期到交片,甲乙双方需要如何紧密配合呢?

第一步,前期沟通。

一个宣传片,企业最需要想清楚的三点并交付给制片方的是:1. 片子给谁看,要到达什么目的;2. 时间和预算;3. 宣传片拍摄项目负责人。

1. 宣传片给谁看评价是不一样的,当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方第一个要思考的是,企业宣传片的观众是谁?有些企业方对于这个问题表现的很诧异!就是一部片子,给谁看不都一样吗?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很不一样,简直的是千差万别。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制作方才能开始策划创意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延伸到播放环境来思考可能更具体。是网络投放、展览会、数字展陈、内部培训、企业年会、产品介绍…..等等,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心境也不同。

举例:

a、需求是展会滚动播放。不管你是什么行业,去你展会的肯定是行业相关的人群,或者说潜在的客户。问题是这些人是流动的,你怎么吸引他的眼球,让这些人在你的展位面前看半小时的企业发展史你觉得有可能吗,那么重点该放在哪里?是不是短一点,有力一点,让客户一眼能记住你的企业最好!

b、 网络投放。优酷、腾讯、乐视、微信,微博..这是一部面向全世界网民的片子。虽然说也只有关注你行业的相关人员才会搜索、播放,可这个时候观众是有时间冷静思考的,只有你的片子无法吸引住他,才会点下一个。那么这个片子又该说些什么呢?

c、企业内部使用。不管是年会还是内部培训用,当然是会有一些企业的简介,框架结构,企业发展史,阶段性总结,展望未来画饼子等等。额,说起来怎么这么枯燥,怎么让老员工看起来感慨,让新员工振奋,有哪些故事可挖掘,你不说制作单位是不知道的。

2. 然后,我们考虑两个预算。两个,没错,时间金钱。有的时候时间就等于金钱,比如老板临时起意要参加下月初的某个展会,时间只有半个月,从沟通策划到拍摄剪辑,制作方要加班加点,企业方当然要付出更多的金钱。

  合理的时间,适当的资金付出,这个是初次沟通必然会涉及到的问题。有的企业方在沟通的时候会首先问,制作一部片子要多少钱?这个在初步策划完成之前真的很不好回答,就好像你跑到饭店问吃顿饭多少钱,几十到几千都可以吃饱肚子。

一般情况下,制作方会准备一些样片给客户看。一是了解一下客户的风格偏向,审美层次,二是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可以参考,大家容易找到契合点。从企业的角度也会要求看制作方的样片,以确定制作方的水平值不值得委托。

那么从技术的角度我们看样片能看出些什么呢?

先说拍摄的问题,要不要请演员,请什么档次的演员,这个在价格上可能是没谱的。然后,有没有航拍,多少员工出镜,多大的场景需要布置,用什么档次的机器,吊臂滑轨要上吗?场景大小数量不同,拍摄的手法不同,使用的机器设备不一样,花的时间上也不同吧,制作方出多少人工也是要算成本的。

当然初次沟通可能不会那么具体,大概双方心理有个准备吧。

3. 很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宣传部门,负责企宣片制作方沟通的是临时抽调的某部门负责人,他有可能还没有完全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  或者本身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的 。这就给前期信息的提供,拍摄的配合带来很大困扰。

建议负责企业宣传片的最好是了解企业历史、架构,并且能调动企业各部门资源和人员配合的,获得老板信任的资深管理人员。当然,如果这个人还能懂一些宣传片拍摄的常识,就更完美了。

初次沟通完成,双方都有意向继续合作,就可以正式开始策划了。

第二步,策划方案。

简单说就是我们这部片子到底要讲什么,怎么讲。这个当然是在前期沟通后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方至少要提供一个文字的提纲或初稿,把具体的需求以文字的方式组织一下,没准还能发现前期没有想到的一些问题。同时尽可能提供一些之前企业用于宣传的资料,包括视频、画册、宣传单、PPT、VI系统(如果有)、企业网站等等。

制作方在拿到文字初稿和资料后,进行吸收整理,提炼出一份文字+配图的策划方案,这份方案会延伸出解说词配音稿以及标题、字幕等等。这个过程制作方会不断的骚扰企业负责人,各种调查,走访,看现场,需要企业方大量的配合。有了策划方案就基本知道这个片子该怎么做了,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多少钱双方也就基本明确了。

制作方的策划方案一定是有重点,有取舍的。一个大企业,方方面面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作为艺术化的短片必须是有主线,有重点,有主有次有省略的,不然就是一盆大杂烩。 

记住,一部好的宣传片,不在于你传达了多少信息,在于看的人记住了多少信息。

还有切记,双方应该在策划方案阶段充分探讨,沟通,并且应该让企业老板参与进入,避免策划方向上的错误。往往有些企业老板前期不重视,到了拍摄当天,甚至看到样片了,才提出一大堆的意见,到那时很多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局面了。

第三步,制作方提交详细报价单和制作周期表,签署制作合同。

只有在策划方案的基础上才能有准确的报价,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商务流程,包括报价、付款方式、制作周期表、合同等的签订。还是那句老话,希望双方都尊重合同,既然签了,就按照合同来。

第四步,制作方完成执行脚本,进行拍摄前会议PPM

确认方案、签订合同后,制作团队正式进入执行阶段。 导演会进行现场堪景,选景,如有必要,摄影、美术等也同时介入,制作执行脚本,执行通告等,并且进行拍摄前的最后一个双方正式沟通会PPM。关于拍摄的所有细节,演员,情节,拍摄顺序都需要在会上讨论并双方确认,同时需要企业方签字的。

这里对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按照执行脚本要求,提前准备好拍摄环境。整体工厂环境的5S、机器设备的良好运作并且能够呈现出拍摄需要的工作状态、员工的仪容仪表和积极工作状态,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同时确保拍摄当天现场协调的人员,以免拍摄当天出现任何的意外,无法完成拍摄。

第五步,现场拍摄。

企业现场拍摄是需要全体动员的事情,有时甚至是需要临时停工停产配合。如果关键领导不在现场统一指挥,导演只能抓瞎。然后拍摄工作加班加点是常见的情况,提前和员工沟通好加班的需求。

现场拍摄是以执行脚本为基础的,导演会根据现场情况给到一些灵活发挥的空间,但是切忌随意改变或增加内容。曾经有一次拍摄一家企业,部门负责人临时觉得自家的厕所搞得很干净,也做到了5S,要求导演补拍一下,哈哈,导演差点当场崩溃。

第六步,后期剪辑。

后期剪辑一定要留住时间,因为剪辑是个费工夫的事。现在的拍摄素材都是4K高清,光是素材传递,整理就要花去一两天时间。然后我们所谓的剪辑,其实包含整个后期工作,还有特效包装,调色,配音,声效,背景音乐等细节,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打磨。

第七步,初稿提交,修改。

初稿提交后,甲方提交修改意见,至今我们没见过哪部片子是不需要修改的。甚至修改两次,三次都属于正常范围。

其实制作方不怕修改,修改意见再多,也是正常的。但是,制作方怕的是不按照脚本和实际拍摄提的修改意见。 请记住,我们的逻辑是确定拍摄脚本 – 根据脚本拍摄 – 根据脚本把拍摄素材剪辑出初稿。 

所以,所有的修改意见要基于甲乙双方共同确认的拍摄方案与执行脚本基础上的。而且修改意见必须统一整理成文字。

有了以上共识,我们就可以避免下列的情形:

看样片突然想到,“诶,我们那台设备怎么没拍啊”,告诉他,那台设备不在脚本策划范围,拍摄当天也不在运转。“那台设备很先进,你们补拍一下剪进去呗。”

还有经常出现的状况,原本就是说好赶时间参加展会的视频,好不容易赶完工;展会过后客户不赶时间了,越看越不爽,要大修改。甚至于变更需求,展会视频要改到网络投放,当然,钱是不会加一分的。他可能认为既然做了一次片子,就要物尽其用吧,你跟他说什么类型不同、不合适是没有用的。“你之前不是说要是多给几天时间就好了吗,我现在不急了,搞好为止…”

不可否认,好的片子是改出来的,但是修改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最后,说说个人理解下的一部好的企业宣传片有哪些可参考的点: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对应前面所说的针对人群和播放环境,一部片子想要包罗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贪念。换一个说法,仔细想想我们做这部宣传片到底是为了什么?二、别具一格,创意加分。这一条也是有效避免罗列数据的尴尬。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找一个突破口,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能吸引一些人的关注和思考,宣传的目的就达到了。三、拍摄专业,制作精良。就是所谓影片的质感,这个有点玄学的东西。如果从制作上讲,一部片子大概包含有如下系列分工:商务、创意、文案、导演、美术、演员、摄影、灯光、服(装)化(妆)道(具)、剪辑、特效、音乐、音效、字幕、合成等等。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片子都好不了。只有整体协调管理下,每一个环节都最大化输出,才可能出得了好片。整合起来讲就是,一部好的宣传片能用吸引人的方式,通过精美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在观看者大脑中留存下你想传达的企业信息。